明代医学家
2017-03-02

中医药文化.png

楼英辛勤著纲目 ,

趣闻轶事万代传 。

物华天宝九州地 ,

杏林代代有圣贤 。

徐春甫

徐春甫(1520—1596) ,字汝元(或作汝源) ,号思鹤 ,又号东皋 。祁门(今属安徽)人 。明代医学家 ,有《古今医统》、《内经要旨》、《妇科心镜》、《幼幼搜集》、《痘疹泄秘》等著作 ,其中以《古今医统》影响最大 。门第业儒 。因多病 ,乃从师于名医汪宦 。博览医书 ,通内、妇、儿等科 。曾在太医院任职 。隆庆初(1568年)加入组织建设医学学术整体“一体堂宅仁医会” 。对李杲的脾胃学说很为推许 ,并主张良医应当兼通针药 ,以为用药不可泥守古方 ,临证应会变通加减等 ,他的医论和著述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。


中国第一个医学民间组织

一体堂宅仁医会——在徐春甫的向导下建设了我国第一个医学民间组织 。这个学会建设于明穆宗隆庆二年(1568) ,其时集于直隶顺天府(今北京市)的海内名医能手46人 ,46人均系福建、四川、湖北、安徽等省名医 ,其中新安医家占12人 ,著名的有歙县名医巴应奎、儿科名家支秉中等 。学会的宗旨是:穷探《内经》、四子(张、刘、李、朱)之奥 ,探讨医技 ,取善辅仁 。”对会员的要求有22项:至心、明智、格致、审政、规鉴、恒德、办学、讲学、辨脉、处方、居心、体仁、忘利、自重、法天、医学之大、戒贪鄙、恤贫、自、知人、医箴、避晦疾 。学会着重强调理学态度与学术指导头脑 ,申述了治学要领及内容要点 ,提倡优异的医德医风和规则服务态度 ,在其时的历史条件下 ,实属难堪 。


惟执方以待病 ,不诊侯以裁方

徐春甫一生治学严谨 ,以为“学问始乎至心” ,要有“纯一不二”的精神 。念书必仔细推测其理 ,一诊一视 ,一方一药 ,均穷其要领此后用 。他主张良医、必需兼通针灸与药物 ,以为用药不可泥古 ,阻挡“始无见理之明 ,终无应变之巧”的医风 ,强调“惟执方以待病 ,不诊侯以裁方” 。他勤勉从医 ,学有建树 。对医学史留有深远影响 。



古今医统大全

《古今医统大全》又名《医统大全》 ,系医学全书 ,书成于嘉靖三十五年(1556) ,次年刊行 。以后的版本有隆庆四年(1570)本、嘉庆间刻本等 。


全书共100卷 ,卷1有“历世圣贤名医姓氏” ,先容270多名医祖传略 。卷2~5为《内经要旨》、《翼医通考》、《内经脉侯》、《运气易览》等;卷6~7为经穴针灸;卷8~92为临床各科证治 ,包括内、外、妇、儿、骨伤、五官科以及晚年病400余种 ,每病载有病机、脉候、治法、方药、易简诸方、灸法、扶引法等项 。卷93~98为履历秘方 ,本草性能、功用及制法 ,通用诸方等 ,卷99~100为养生余录 。

书中除引古说外 ,徐在医理、方药上均有剖析 。书中所载医祖传略是研究医史的主要资料 。


凭证“凡例” ,该书撰取历代医源与圣贤立法制方 ,足为天下准绳者;取诸名医家信与文集 ,其学本《内经》(《黄帝内经》的简称)而要领醇正者 。医道以脉为先 ,分类病证首论病源 ,病机祖述《内经》与《诸病源候论》 。各病宜针灸者 ,经穴随附本证之后 。医者须知不可治之症 ,悉备本草以识药性 ,养生扶引选修真道藏之可法者 。详释运气学说 ,记奇方、秘验药方与一样平常闻说 。徐氏自序写于嘉靖三十五年(1556 年) ,以近十年时间完成此书之编辑 。惟初刻约迟至万历三年 (1575 年) 至六年 (1578 年) 间 ,捐资助印者有明代政治人物朱希忠等三十余人 。


《古今医统大全》在中国出书后不久即撒播至日本 。十七世纪 ,至少有明历三年(1657 年)与日本万治三年(1660 年)两种翻刻本 。


祝好朋侪世情岂尽能相合 ,贤者所为固自殊!


明代医学家

中医药文化.png

楼英辛勤著纲目 ,

趣闻轶事万代传 。

物华天宝九州地 ,

杏林代代有圣贤 。

徐春甫

徐春甫(1520—1596) ,字汝元(或作汝源) ,号思鹤 ,又号东皋 。祁门(今属安徽)人 。明代医学家 ,有《古今医统》、《内经要旨》、《妇科心镜》、《幼幼搜集》、《痘疹泄秘》等著作 ,其中以《古今医统》影响最大 。门第业儒 。因多病 ,乃从师于名医汪宦 。博览医书 ,通内、妇、儿等科 。曾在太医院任职 。隆庆初(1568年)加入组织建设医学学术整体“一体堂宅仁医会” 。对李杲的脾胃学说很为推许 ,并主张良医应当兼通针药 ,以为用药不可泥守古方 ,临证应会变通加减等 ,他的医论和著述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。


中国第一个医学民间组织

一体堂宅仁医会——在徐春甫的向导下建设了我国第一个医学民间组织 。这个学会建设于明穆宗隆庆二年(1568) ,其时集于直隶顺天府(今北京市)的海内名医能手46人 ,46人均系福建、四川、湖北、安徽等省名医 ,其中新安医家占12人 ,著名的有歙县名医巴应奎、儿科名家支秉中等 。学会的宗旨是:穷探《内经》、四子(张、刘、李、朱)之奥 ,探讨医技 ,取善辅仁 。”对会员的要求有22项:至心、明智、格致、审政、规鉴、恒德、办学、讲学、辨脉、处方、居心、体仁、忘利、自重、法天、医学之大、戒贪鄙、恤贫、自、知人、医箴、避晦疾 。学会着重强调理学态度与学术指导头脑 ,申述了治学要领及内容要点 ,提倡优异的医德医风和规则服务态度 ,在其时的历史条件下 ,实属难堪 。


惟执方以待病 ,不诊侯以裁方

徐春甫一生治学严谨 ,以为“学问始乎至心” ,要有“纯一不二”的精神 。念书必仔细推测其理 ,一诊一视 ,一方一药 ,均穷其要领此后用 。他主张良医、必需兼通针灸与药物 ,以为用药不可泥古 ,阻挡“始无见理之明 ,终无应变之巧”的医风 ,强调“惟执方以待病 ,不诊侯以裁方” 。他勤勉从医 ,学有建树 。对医学史留有深远影响 。



古今医统大全

《古今医统大全》又名《医统大全》 ,系医学全书 ,书成于嘉靖三十五年(1556) ,次年刊行 。以后的版本有隆庆四年(1570)本、嘉庆间刻本等 。


全书共100卷 ,卷1有“历世圣贤名医姓氏” ,先容270多名医祖传略 。卷2~5为《内经要旨》、《翼医通考》、《内经脉侯》、《运气易览》等;卷6~7为经穴针灸;卷8~92为临床各科证治 ,包括内、外、妇、儿、骨伤、五官科以及晚年病400余种 ,每病载有病机、脉候、治法、方药、易简诸方、灸法、扶引法等项 。卷93~98为履历秘方 ,本草性能、功用及制法 ,通用诸方等 ,卷99~100为养生余录 。

书中除引古说外 ,徐在医理、方药上均有剖析 。书中所载医祖传略是研究医史的主要资料 。


凭证“凡例” ,该书撰取历代医源与圣贤立法制方 ,足为天下准绳者;取诸名医家信与文集 ,其学本《内经》(《黄帝内经》的简称)而要领醇正者 。医道以脉为先 ,分类病证首论病源 ,病机祖述《内经》与《诸病源候论》 。各病宜针灸者 ,经穴随附本证之后 。医者须知不可治之症 ,悉备本草以识药性 ,养生扶引选修真道藏之可法者 。详释运气学说 ,记奇方、秘验药方与一样平常闻说 。徐氏自序写于嘉靖三十五年(1556 年) ,以近十年时间完成此书之编辑 。惟初刻约迟至万历三年 (1575 年) 至六年 (1578 年) 间 ,捐资助印者有明代政治人物朱希忠等三十余人 。


《古今医统大全》在中国出书后不久即撒播至日本 。十七世纪 ,至少有明历三年(1657 年)与日本万治三年(1660 年)两种翻刻本 。


祝好朋侪世情岂尽能相合 ,贤者所为固自殊!